《東周刊》「翔勝之道」專欄 - 危機中求變創新
 

市場是殘忍的,從來不會為誰而停留,更不會為你交租金,所以在市場變通是很重要,尤其是在二〇一九年。這一年,是真正考驗我在海外物業市場的應變能力與實力。

 

一直以來,我們公司都有別於其他同行,我們堅持要做一間國際性海外物業公司。巴菲特說過「當他人在恐懼時,你要貪婪!」香港很多同行都只做單一物業市場,有專門做大馬、英國及澳洲,而我們就做多個國家;同行們細規模地做物業展銷會,我們便做大做多。所以,外面都說我們公司特別難做!但當危機出現,便真正考驗大家的實力。

 

二○一八年尾中美貿易戰展開,市場出現放緩,很多投資環境明顯改變。我在公司的周年大會便告誡同事寒冬不是將至,而是已經來臨,要他們比別人早一步學懂在這個冬天生存。我定下Efficiency & Effectiveness兩個標準,要求全公司員工遵守。很慶幸得到同事的諒解及合作,雖然年初的業績不太理想,但總算還能維持。到二○一九年六月香港修例風波忽至,短短兩星期社會便出現動盪,我們察覺到香港人投資心態開始轉變,更出現了像九七移民潮的現象,很多人查詢移居及置業海外,生怕香港萬一出現更壞狀況,需要立即離開。我們看見這個特殊的變化,就立即提前推出馬來西亞的樓盤,原因是大馬有一個「第二家園計劃」,非常適合香港人移居的需要。終於六月的第一場展銷會,打破了馬來西亞物業在香港銷售的紀錄,同時助大馬成功打入香港物業市場;自此之後馬來西亞的樓盤在香港賣得如火如荼,證明了我們的應變力與實力。

成功把英國物業帶回香港銷售,實在讓人興奮。

隨後幾個月,社會動盪加劇,真正的考驗來臨;有些同業支撐不了,原因是當你只做單一市場,很容易被一個巨浪吞噬,因為任何一個市場都不會永久不衰退,必會有變化。當危機到來,一切都來不及應變。我一直堅持以多國市場發展,有主打有副守,同時亦要有尋找下一個市場的準備,這就是我多年來累積回來的長勝之道。

 

 

大馬市場的成功,引發起我的勝負慾,決定把兩個地方的物業帶來香港銷售。第一個是我的家鄉新加坡,另一個是英國的倫敦。我已經有六至七年沒有賣「坡盤」,因為新加坡樓不算平,加上印花稅,不容易銷售。但新加坡是全東南亞甚至全世界最穩定的投資城市,加上生活質素高,非常適合小朋友居住的地方。我覺得她在香港必定有市場,因為有人喜歡大馬,就有人喜歡新加坡,即使要多付百分之廿四的印花稅,但樓價相比香港,仍便宜一大截!對於一班中高的投資者來說,新加坡有其吸引力。至於倫敦,我做了這個市場十多年,自問非常拿手,但在脫歐前決定擱下。直到二○一九年,看見脫歐指日可待,加上英鎊低水位,於是在大家還是不太注視倫敦物業市場時,我決定再一次把她帶回來。第一天展銷會那個墟冚的情境,還歷歷在目。再次證明我們公司對於投資市場的觸覺和客戶需要,都做得相當到位。

 

二○一九年,我亦實現了自己一直很想做的事情,就是在大阪設立了新的辦公室,進一步發展大阪的業務。很開心自己也開始了翔勝之道這個專欄,分享投資經驗。公司獲《東周刋》頒發傑出企業策略大獎,自己也獲頒社會科學研究院院士的榮譽,一切都非常感恩!

連結:
《東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