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刊》「翔勝之道」專欄—再見了,我最敬愛的爸爸!
 

我最敬愛的爸爸離開了,在他人生最後的日子,我能夠陪伴在側,相信爸爸是感到安慰的,但我卻非常哀痛,腦海滿是與他一起的時光。

 

爸爸十七歲隻身來到新加坡打拚,從當攝影學徒開始到開錄影帶店,養活了三個孩子,亦照顧好嫲嫲與媽媽。他的刻苦、勤奮讓我敬重,他做生意的頭腦讓我敬佩,他愛錫家人、義無反顧之心讓我敬愛;失去爸爸是我一家最大的傷痛。

 

爸爸說他文不得,武更不得,唯有靠努力和把握好每一個機會。他說讀書少,機會會比別人少;他說沒有富裕家庭的背景,就沒有踏腳石,故要更努力去找機會。他常說當機會來了也要懂伸手去抓,因為錯過了或許永遠不再有。於是,那年他甘心放棄與好友的畢業旅行,堅定把握那可能改變他一生的機會,隻身去新加坡,臨走時還顧念家人把積蓄交給嫲嫲供姑姐讀書,那份勇氣與承擔,讓我特別敬服。

 

爸爸在新加坡打工拼搏的毅力,我這輩子都不能及。他每天工作十六至十八小時,一天跑幾個行程,就算工資多低都從來不推工作,任勞任怨。即使收入捉襟見肘,遇着老闆結婚,寧可把手表典當做人情,然後回家飲水當飯再把手表贖回來。爸爸這份克己自重的美德成為我們三兄妹的榜樣。

爸爸留給我們一家美好的回憶,深信他一定在某處守護着我們。

爸爸天生是做生意之材,小時候已懂得自製冰條,在清明重陽時節,跑到山嶺間賣。長大後開始真正做生意,但從不故步自封,擁有攝影團隊之後發覺營運模式不能長久,於是開百貨店;眼見大型百貨店將吞併小店時就改開錄影帶店,再快人一步做VCD、DVD。爸爸每次轉型都不是在生意虧損時才改變,而是總比別人早些意識到危機,大膽行動。其實每次的改變爸爸都面對很大挑戰,旁人都笑他,但爸爸說寧願做第一個先鋒,也不願意無緣無故被淘汰。

 

爸爸除了是一個穩當與具前瞻的生意人,也是一個孝順仔與模範老公,一直都是我學習的對象。他會常常躺在嫲嫲床邊跟她談心,跟媽媽永遠是孖公仔出雙入對,記得爸爸有位女客人有次對着他有點撒嬌,被媽媽觀察到,媽媽坦白說出擔憂,爸爸二話不說就放棄了這個大客。後來我問爸爸為何明知媽媽的要求有點不合理仍肯接受?爸爸說客人沒有了可以再找,但老婆只有一個,不會為了一個客人讓媽媽擔憂。爸爸的可靠與擔當,讓我們一家都很安心。

 

作為父親,也是我們三兄妹最尊敬又疼愛的。爸爸家教非常嚴,但又能跟我們無所不談,很多人都喜歡與媽媽訴心事,但我們都愛找爸爸,他會細心分析利弊,給予意見,是我們可以摸着酒杯傾心事的智者,也是我人生的楷模,實在很感激他對我們的教誨與付出。

 

雖然爸爸七十四歲就離開我們,可是我覺得他已經完成了人生中所有可以為大家做的。他永遠是嫲嫲的孝順仔,媽媽的好老公,我們最敬愛的父親,也是好哥哥好弟弟,慈祥可愛的爺爺公公,更是朋友們的敬佩者,謝謝您,爸爸!

 

連結:
《東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