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刊》「翔勝之道」專欄—我不會投資的國家
 

今年是我做海外物業踏入第二十年,過去除了助人投資,自己在不同的國家都持有物業。但有些地方,到今天我還是會卻步。投資一個海外物業,除了看回報,有時後都看個人喜好。我不喜愛投資的國家其實蠻多,最近很多人說的毛里裘斯、希臘和葡萄牙,我都沒有太大興趣。即使有人說一投資就能獲得移民權利,我也不會沾手,因為我好清楚我不會用得着這些權利,現在不會,將來都不會。不是空口說白話,我曾經到過希臘看樓盤,逗留了十天,藍天小白屋,旅遊小住的確怡人。但對於希臘人的價值觀,我就不敢苟同,好記得有位女士對我說,如果她丈夫明天破產,她今天仍會問他拿家用,亦如常大吃大喝。他們甚至會把家產留給一事無成的兒子,也不留給聰明的兒子。這與華人的想法截然不同,我們會把家產留給有才華的兒子,讓他們發揚光大。當時我就想到難怪這個國家經常負債累累,這種「明天事明天了」的處事思維,我實在無法認同,亦提不起興趣投資他們的未來。

 

新西蘭我是挺喜歡的,廣闊的土地,住宅密度低,但這也是其致命傷。從一個住宅到另一個住宅是需要開車的,這種建築密度讓我擔心住宅的需求,若然我投資這裏,誰會跟我買樓呢?難聽點說我不喜歡沒有人氣的地方,沒有人就沒有需求,樓價又怎會有升幅呢?

就算阿魯雅圖是你想居住的地方,都需要講求投資回報。

 

法國我好喜歡,每年都會去旅行。但我也是不會投資他們的物業,我不太喜歡法國人的自負,讓人很不舒服,就算在遊客區他們都堅持與你說法語,很懷疑他們不歡迎外國人。不過最重要的一點是物業稅項多得同樣令人不舒服,Property tax外,還有Annual Housing Tax,如果物業超過一百三十萬歐元,更要付Annual Wealth Tax。這還會有海外人士投資嗎?會有,非常有錢的人會像買名牌手袋一樣當作收藏。但對我來說,這不算是投資,因為沒有買賣,何以獲利?德國也不太吸引我,主要是他們有租金限制,你可會想過買一個物業,但不讓你加租,那樣你會投資嗎?加上德國的樓盤設計如出一轍,樓則是四四方方,內部家具很實用,但不講究不華麗,一個字:悶!

 

美國呢?坦白說,我不太喜歡他們的文化,我覺得美國人的行為有點野蠻、甚至有點像騙子。我在美國工作時,結識不少美國人,每當犯錯時都只會怪責別人和希望別人寬恕自己。他們說話永遠會給自己後路"I almost certainly think this is right." 即是「我差不多確定覺得這是正確」,這不是騙徒的語言嗎?我也不喜歡他們甚麼都要收貼士的習慣,就算你坐上一輛很髒的計程車,他還是要收取貼士。如果你拒絕支付,司機會棄車追你九條街。每到周日,美國有些車站甚至不會售賣車票,乘客需要步行到第二個站購買,這樣自私自大的民族,實在難以說服我把資金投給他們。

連結:
《東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