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對於外國人來說,去東京就能了解現代日本,但要了解傳統日本文化,京都絕對是首選。自從日本前任首相安倍晉三提出「觀光立國」之後,日本大力加強旅遊業發展,京都的外國旅客人數近年亦節節上升。在2018年,來訪京都的遊客人數高達5275萬人,並有1582萬人在京都住宿,因此不少人亦看中京都的優勢,為自己創造投資空間。 很多人會認為,像京都這些古色古香的城市會難以進一步發展成先進的城市,但京都的城市規劃剛好完美配合其「古都」的特質,既現代化又不失典雅。先講交通網絡,有去過京都的朋友應該都會知道,市區內部的交通與其他日本大城市其實很不同。來往京都各景區的主要交通以巴士為主軸,軌道交通交通為輔助。除了發達的巴士網絡、京都還有輕軌、觀光車和地鐵。

轉眼來到6月份,回顧半年的英國物業市場,霎眼間已經是印花稅全額減免的最後期限,在6月之後這項措施將會將減免額逐漸降低,並在10月份完全取消。儘管有不少買家知道他們即將錯過 6 月份結束的最高印花稅寬免,但在 5 月份價值超過 500,000 英鎊的房產銷售數量還是比去年和前年高。而在生活方式改變的影響下,英國所有地區的物業市場都產生變化,房價均創下歷史新高,這進一步擴大了大眾市場買家入市的負擔,而市場上的物業選擇亦買少見少。

雖說講到移民英國,倫敦市作為國際大都會,非常適合港人移居生活,畢竟生活配套、交通等都非常方便,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嚮往都市生活,因此常常會覺得倫敦的生活就一定是鬧市生活。其實「國際大都會」並不能概括倫敦的全貌,倫敦的優勝點還有很多,對比世界很多國際大城市,倫敦擁有更多與別不同的特質,就例如倫敦倫敦西北部的Hampstead Heath和Golders Green一帶,擁有完美的人文情懷和綠化環境,加上完善生活配套,成為不少人青睞的落腳點。

英國全英房屋抵押貸款協會(Nationwide Building Society)日前收集了最新的樓市數據,數據顯示過去一年英國整體樓價上升約1成多,市場買樓氣氛非常良好和健康,不少人表示即使沒有印花稅假期的加持,照樣會入市。而英國物業市場經過一年的市場的洗滌,亦展露了其遇強越強的本質,在世界都在翻騰的一年,以驚人的銷售量和樓價增長打了一場「逆境波」。當中倫敦物業市場更是海外買家的寵兒,無論是Zone 1到 Zone 6,都不乏投資者的追求。不過,正是因為海外物業市場被炒熱,導致市場出現海量的資訊和選擇,這對於買家來說往往是最危險的。

在倫敦,其實在市中心工作的人不一定住在倫敦,一來倫敦樓價高昂,不是人人都能負擔;二來英國地方很大,當地人又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質,故在城市工作的人,很多時都是住在倫敦周邊郡的宜居「通勤城鎮」,每日乘搭公共交通工具入城市工作。事實上,以同等樓價計,住在勉強納入「倫敦」的殘舊、治安欠佳地區,大多數英國人更喜歡住在環境更美好,配套更完美的倫敦周邊地區。當地人有個詞語──「Home Counties 」,就是特指這些倫敦周邊的地區,牛津字典更指Home Counties的居民多數都是全國較富有人士。這話其實我不完全認同,因Home Counties與倫敦一樣,一樣有「好」「壞」區之分,但當中確有Surrey‧ Epsom Downs這種頂尖的高尚住宅區,鄰里質素不下倫敦海德公園旁的富人區,而樓價也不會貴得離譜。

英國物業其中最大一個賣點在於,幾乎每個地方都有其優點和特色。別以為英國樓只有倫敦專美,其實不少地方亦相當優秀。要知道,倫敦只有這麼大,總不可能住滿人。再者,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住在城市區,有些人反而會想到更大更寬敞的空間居住。早前亦有英國機構做了一項關於英國人搬屋的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受訪者最近選擇搬屋的原因都是為了尋求更多更大的綠化環境。而講到住獨立屋、半獨立屋,就更多人會放眼倫敦周邊地區,因為倫敦的屋類物業動輒要百多萬至二三百萬鎊,而且周邊盡是城市景觀、高樓大廈,缺乏廣闊的綠化空間,所以不少人會留意倫敦的周邊地方,尋找價格相宜的住屋。

投資專家

Amous Lee
CEO & Founding Partner
Amous Lee
COO & Partner